寫在「國共論壇」以及「洪習會」之前(2016/8/16)

By | 九月 24, 2017

寫在「國共論壇」以及「洪習會」之前

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 名譽理事長 李重德 2016/8/16

 

好友臺灣大學政治系張亞中教授今日傳來中時電子報社論《展望洪習會 讓兩岸和平制度化》,該社論說蔡英文政府的「維持現狀」的本意就是「維持兩岸敵對狀態現狀」,由於北京認清楚蔡英文政府的這一個圖謀,並對於追隨馬英九「獨臺政策」的國民黨其他領袖級人物以及矢志將國民黨「臺灣化」的王金平感到失望,因此北京選擇支持國民黨內主張透過兩岸政治對話來解決國共與兩岸敵對關係的洪秀柱,故今年底的「國共論壇」將會如期舉行,「洪習會」將會上場

筆者對於「國共論壇」將如期舉行,以及「洪習會」將上場,都給予高度的讚賞與期許,因為這至少表現了北京遵守制度性與原則性的可靠度,不會擔心因此而讓國民黨實力派的前副總統吳敦義在競爭下一屆黨主席時受到委屈,北京「守信尚義」的表現對於兩岸兩會的復談與接觸是有益的

在該社論中並未說明蔡英文政府的「維持現狀」所建立的基礎為何是「維持兩岸敵對狀態現狀」,如果這是指法統上兩岸政府在「漢賊不兩立」的立場上之敵對狀態,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是指兩岸人民在感情上互相仇視的敵對狀態,則是令人費解的。因為在蔡英文政府之前的馬英九政府所推動的正是「親中和解」的兩岸政策,是甚麼原因讓兩岸人民會有互相仇視的敵對狀態呢?

眾所周知,馬英九政府最大的施政失敗之處就是國民經濟與民生問題,在官場與學界兩得意的馬英九以為國民經濟可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以及各種經濟數據來呈現,殊不知道在高度國際化的今日,一國之內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經濟數據的表現,並不一定會是國民真正的平均所得。

姑且不論在國際化的衝擊下,企業在將營利所得以薪資方式發放給勞工的過程中將會考慮到國際上其他國家低成本因素的不合理與不公平現象,此外,臺灣更因為擁有大量的中小型企業家,使得這一些企業家擁有可以將利潤以作帳方式來避稅的管道,另一方面,更有近百萬的臺灣同胞是長年定居在中國大陸,但是戶籍卻留在臺灣,因此他們的高收入將併計入台灣的人均GNP之中,但是其消費與投資大多是放在中國大陸,所以臺灣的各種經濟數據其實不能反映真正臺灣居民的真實狀況。

行政院主計處對於2016年的臺灣經濟成長率(yoy)預測只有1.06%,平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測每人只有21,979美元,平均本地居民收入GNI 每人預測只有22723美元。但是實際上,今年經濟成長率(yoy)第2季概估統計卻只有0.69%而已,與201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yoy)0.75%相當。這樣的經濟成長率比起銀行的年利率還要低,會讓企業有投資的誘因嗎?如果營收的利潤不足以來支付周轉資金的利息付擔,還有企業要增加生產嗎?

回頭來檢視一下為何馬英九政府在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的同時,卻把臺灣的經濟搞垮掉的原因。一個很重要的經濟因素就是馬英九政府在未與中國大陸談判互惠條件之前,就主動採取放寬臺灣企業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上限,因此造成在馬英九政府的第一任四年之中,臺灣對中國大陸投資約五百億美元,而同期中國大陸只對臺灣投資不到五億美元。而這一些到中國大陸投資的臺灣企業有多少家把利潤匯回臺灣?又有多少臺灣同胞分潤了這一些臺灣企業到中國大陸投資的利益呢?

在檢討自己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參考新加坡與中國大陸打交道的例子,新加坡政府經常與中國大陸政府談判,來要求一些國家對國家的特權,例如說「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然後以國家主權基金──淡馬錫基金來投資並獲利,再把利潤以退稅或補助方式分享給所有新加坡人。而新加坡商人則在國家的謢翼下在大陸投資相關事業,因此自然是無往而不利。對中國大陸意義有限的新加坡政府都曉得以「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為籌碼來向中國大陸拿好處,相形之下,馬英九政府反而比較像是個「傻子政府」

如果撇開兩岸的經濟因素,而只來談兩岸的政治因素,則兩岸統一的政治上最大受益者應該就是中國大陸的政權,因此若兩岸在馬英九政府的「假合」階段都不能讓臺灣人民享受到更好的經濟發展,那麼中國共產黨有必要提出一套讓台灣人民相信在「真合」階段臺灣人民的經濟生活會比目前更好,以及臺灣人民的民主自由度以及國際活動自由度不會比目前更差的論述來說服臺灣人民,這樣子的「國共論壇」以及「洪習會」才會有意義。(本文的作者是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重德)